脸上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749244.html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免费下载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全21册)免费下载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版)高清PDF免费下载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22卷高清PDF免费下载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中医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费下载
如果眉棱骨痛:昆仑,这是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主要治疗风寒或风热外袭所致的眉棱骨痛。一侧痛取同侧,两侧都痛取双侧,先用拇指按压昆仑穴,同时让患者反复用力睁眼闭眼皱眉以活动疼痛处,按压约30—60秒钟,若疼痛减轻,再行针刺,用提捻转泻法,同时让患者继续活动眉部疼痛处,留针30分钟。一般针后即能缓解。若疼痛缓解不明显,则属胃热上攻,起针后再针解溪。
对于麦粒肿:上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太阳膀胱经,下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阳明胃经,分取以下二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治疗1次即可治愈,最多不超过3次。一是肩胛区反应点。反应点是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红点,稍高起于皮肤,小则一二个,多则数十个。用三棱针点刺或者挑刺出血,再用手挤捏点刺部位使出血,出血原则是“血变而止”即点刺时出血颜色较深甚至呈紫黑色,需出血至血色变为正常,才说明火热已除,方可停止。二是足中趾趾腹,一般靠近趾甲处点刺出血,原则血变而止。最好是大趾和次趾一起点刺。
牙痛:一般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两大类,火牙痛又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三种,虫牙痛即龋齿牙痛。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痛肿多属胃火就清胃,牙齿松动而痛多属虚火应滋肾。从经络学看,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取大肠经穴位,上牙痛多取胃经穴位。
1是翳风治疗风火牙痛。特点是遇风发作加重,遇冷减轻痛,受热加重或者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尖周炎初期。
2是内庭治疗胃火牙痛。特点是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可伴口渴、口臭、尿*、便秘、舌苔*腻等胃热症状,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此穴对多数胃火牙痛有效,若胃火较甚,可加刺下关、颊车等穴。
3是太溪治疗虚火牙痛。特点是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或过性生活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多见于老年人慢性牙周病,但年轻人患虚火牙痛者也时有所见。一般多用双侧用补法。肾虚病人太溪穴处外观多呈凹陷,按之虚软,针后针孔也呈凹陷,越厉害,针孔凹陷的程度就越明显,时间就越长。肾气恢复了,凹陷也随着没了。
4是大杼治疗龋齿或虚火牙痛。
5是偏历治疗各种牙痛,特别是龋齿牙痛,用其它穴位不效时,此穴往往有效。此穴位置: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
落枕:是由于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姿势不良或颈肩部感受风寒,引起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的病症。如果经常发生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表现。从经络角度看,后颈是太阳经所经过,病在太阳经,一侧疼痛或压疼明显者是在少阳经,应分别取下穴治疗:
1是后溪或束骨《灵枢.杂病》说:项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所以主要治疗手太阳经的落枕。但由于后溪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手足太阳经脉气又相通,所以只要是后项部的落枕,不管是在督脉或在太阳经,后溪都是常用效穴。束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所以主要治疗足太阳经的落枕。又因为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落枕又是筋病,所以用之也有良效。
这两个穴位治疗应该注意几点:一是要寻找穴位处的压痛点针刺,二是要配合颈项部的活动。因落枕多见于后项部的一侧,所以可先取同侧穴位,如未完全缓解,再加刺对侧穴位。
2是悬钟(绝骨)治疗少阳经落枕,即侧颈部疼痛或压痛明显的落枕,多见于侧卧睡眠而致落枕者。
此外,落枕也可以选用落枕穴、中渚及及耳穴颈项部反应点,也有较好的疗效。
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变或者劳损等而累及周围或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混合型颈椎病。
1是束骨穴,对久坐俯案,项部筋肉有条索状物或活动不灵活的“项筋急”型颈椎病,用之最宜。按全息理论,束骨亦是颈椎对应部位,所以针束骨最为相宜。
2是昆仑,足外踝下有两种说法,一般指仰卧位时的足外踝下,即昆仑穴,也有认为是指站立位的足外踝下即申脉穴。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足太阳经及经筋行于脊项部,此类颈椎病可针足太阳之经穴昆仑。张士杰老师擅长用昆仑和腕骨治疗诸多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盘以及周围神经等组织,困直接和间接的外力作用,或长期劳损所至的各种损伤,常有针入病好已的奇迹。
3是后溪,手太阳经脉及经筋行于颈项部,且上述症状可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所以对于颈项强痛,牵及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者,应取手太阳经穴治疗。后溪为手太阳经的输穴,按全息理论,后溪也对应于颈项部,所以针后溪为适宜。治疗颈椎病时,多先在后溪穴处的第五掌骨侧找到一条索状物或明显压痛点,用1寸毫针针之,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部,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疗效。
4是腕骨,腕骨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第4个穴位,在手掌尺侧,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5是太溪,对于用脑过度或肾虚症状较为明显的颈椎病,用肾经穴位最宜。太溪为肾之原穴,为补肾这要穴,即可补肾阴以滋养筋骨,也可温肾阳以柔煦筋骨,故颈椎病有椎间盘病变或骨质增生者,用之最宜,可标本兼治。
6是大钟,颈椎病本为肾虚,肾经及膀胱经的经筋均行于后项部,所以颈椎病的用穴主要也是膀胱经和肾经。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一穴通肾和膀胱两条经,所以对于颈椎病也是最适宜的。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第四个穴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相当于太溪穴下0.5寸稍后。
7是足跟腱中点,此穴为董氏奇穴
8是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一个神奇穴位中渚穴(也叫腰痛2穴),这个穴位上找寻压痛点,针刺0.5到1寸,然后活动颈部,又手都针上,立即见效。
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一针疗法,多半是从《灵枢》无字中悟出来的。常用穴位有:
1是阳陵泉,病例:一位老职工因右肩周炎来诊,我在她的左侧阳陵泉找到了很显著的压痛点,使劲按压了几下,然后说:你活动一下肩部试试,她试了下说好一点,我说,我数一二三,数到三时候,你大声咳嗽同时活动肩部,等我说到三时候我把针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动完了后,告诉我,怎么这么厉害,一针下去咳嗽几声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呢?
《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肩周炎病在筋,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可以统治一切筋病,所以用阳陵泉治疗肩周炎。
2是条口,常用条口透承山穴,简称条山穴。解溪和陷谷是胃经上的穴位所以也有作用。原因是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是由于风寒侵袭肩部,寒凝血瘀,不通则痛,属于实症。
3是鱼肩,是自创一个穴位,此穴在鱼际穴向下(拇指方向)约0.5寸赤白肉际处,在第一掌骨桡侧肩部的全息对应部位,可找到火柴头大小的条索状物,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因为此穴在鱼际附近又能治疗肩周炎,故名鱼肩。
4是三间,用火柴头或南少林棍针等在三间穴处向第二掌骨侧按压,可以找到一个王不留行籽大小的显著压痛点,多数病人还有条状物,用0.5寸针先向压痛点斜刺,穿过条状物后再将针直刺于条索状物和第二掌骨侧之间,同时让病人咳嗽和活动肩部,针后再用手沿着手太阳明大肠经自三间到肩偶穴处来回循按敲打数次。然后让患者断续活动肩部,一般留针30至45分钟。
5是后溪,是小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和经筋均行于肩后部,所以后溪穴主要治疗肩周炎肩后疼痛,疼痛牵及肩胛者,具体取穴与针刺方法与三间穴相同。
6是束骨,足太阳经膀胱经主筋所生病,按全息理论束骨穴也正对应于肩部,便先用手按压其同侧的束骨,压痛非常明显,按压数下后询之肩部症状似有减轻,继用针针之,症状立刻缓解。
肩周炎不论其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程度如何,牵挂的经脉越少,治疗效果越好。只有一处疼痛者效果最好,一般一次即可明显缓解;如果疼痛范围很大,说明病在多条经,治疗时应首治疼痛最严重的经脉,但一次治疗一般不超过二穴,用多了效果反而不理想。所以同一肩周炎患者。可能今天针鱼肩,明天就要针三间,总之,辩证病在何经,就针何穴。取穴的准确和针后活动肩部非常重要。新经络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