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霰,不是散特殊部位痛风石声像图分享 [复制链接]

1#

特殊部位痛风石声像图分享

痛风石大家都很熟悉,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但痛风严重的患者,痛风可在各个关节广泛分布,甚至可沉积于肌腱内。今天分享一些图片。

先看第一跖趾关节处,跖骨表面的泥沙样痛风石,聚集成团,伴轻微有骨侵蚀。这是最常见的痛风石。

图1A痛风石。

看到这张照片显示的肘后突起的包块,我们会首先想到鹰嘴滑囊炎,不错,但这一例不是外伤,是痛风引起,它的特点常常是双侧对称分布。

图1B肿大的鹰嘴滑囊内充满泥沙样和斑状痛风石(鹰嘴处横切面)

图1C病例同上,鹰嘴滑囊内痛风石

图1D病例同上,鹰嘴滑囊内痛风石,细箭头为鹰嘴

再看下图之胫前包块,触痛,我们第一印象,应是髌下浅囊滑囊炎。该例也是多年痛风患者,无外伤。

图2A痛风石之体表“包块”。

声像图显示该包块为皮下痛风石,而且,髌腱内也有弥漫分布(图2B,C)

图2B图2A包块处显示为髌腱(PT)下止点处浅方泥沙样痛风石

图3C髌腱长轴,示其内弥漫分布的泥沙样痛风石

下例显示髌腱的痛风石呈环状沉积,十分均匀,犹如一层霰粒洒在肌腱表面。

图4A髌腱痛风石。髌腱远段(PT)横切面,显示痛风石包绕髌腱呈一层亮环。注意在髌下脂肪垫(Hoffafatpad)内也有痛风石沉积(箭头)。

沙粒样的痛风石沉积于肌腱、软骨的表面,可以用一种天气现象——霰——来形容,北方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它像细密的盐粒,是下雪前经常看到的现象。霰读“现”,不读“散”。当然我们不做P大校长,读了散也没关系。

图4B霰

髌下脂肪垫(Hoffafatpad)是从事肌骨超声的人应熟悉的一个解剖结构,该脂肪垫的充血、肿大或撕裂是引起膝关节前下区疼的原因之一。

图4C髌下脂肪垫示意图。

髌腱内痛风石并不都是霰粒样,也可呈斑状,或二者同时存在,斑状的痛风石后方常伴声影。

图4C髌腱横切面。示其内斑状和霰粒样痛风石

傅先水

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