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Running
伤即损坏,它只和自身能力和使用方法有关。
几乎每个人跑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受伤的困惑。从未受过伤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就像没呛过水的游泳选手,没吵过架的小夫妻一样少。受伤的本质,其实就是试错,试错过程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自我认知边界的扩展,都来自于试错。这个试错尺度的把握,就是伤与不伤的门槛。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避免,少受伤,或者只受那些可逆的小伤。极力避免不可逆的大伤。跑步是一种相对简单、轻负荷、高重复的运动,人天生就会,小孩子没有跑不好的。现在人之所以跑不好,多半因为长大之后不跑了,还久坐,不得不面对的退化。观察任何一个小孩子,天生就会跑,只要不是先天生理缺陷,都知道如何正确的奔跑。这个所谓的“正确奔跑”,恰恰就是人类骨骼、肌肉、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共同构成的自然反应,和吃饭一样自然。那为什么到了成年,人就跑不好了呢?还经常受伤?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为控制的过程中,总会有些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失去了倾听身体的能力。跑步常见受伤,膝盖前侧疼、外侧疼、内侧疼,脚踝疼,跟腱疼,足底筋膜疼、腰背疼等等,抛开这些具体的伤痛,直接思考造成伤痛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有两点,太勤奋和逞能。
太勤奋
太勤奋也能受伤?没错,其实多数跑友受伤,都来自于太勤奋。如果你使用比较先进的运动手表,每次运动后都会有一个建议你休息的时间。很多人过于勤奋了,明明应该休息36小时,结果只休息了24小时,就重新投入运动,这样的话,身体没有完全恢复,疲劳累积,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太勤奋这件事儿,在业余跑者中很常见,特别是比赛之前突击训练,而且网上有很多比拼跑量的风气,造成一些人跑量巨大,恢复不足,久练成伤。实际上,即使专业运动员的月跑量,在日常时期,也很少超过公里。他们的跑量,都目标明确,非常有质量,该快的快,该慢的慢,该强度的该放松的都很有计划。如果科学训练,张弛有度,月跑量多公里就足以达成非常高的水平了。当然专业备战时期会有巨大的提升,专业运动员也会有更多的时间休息,高质量营养保证和高效辅助恢复手段。业余跑者境遇则完全不同,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在工作生活上,处理各种事物之外,再进行跑步运动,和专业运动员相比,操心太多。专业队的时间安排,可以将训练、休息、吃饭三件套做得非常单纯,没多大干扰。甚至专业运动员备战时期,接受采访等都已经算很耽误训练、耗费时间的事儿了。业余选手一天24小时,琐事繁多,恢复时间和恢复效率远远不够。这里说的太勤奋,是相对的。本质就是身体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再次投入战斗,产生疲劳累积,久而久之造成伤害。新手最常见的损伤是膝盖周围的疼痛,老手最常见的伤害是脚踝附近的损伤。可以参见另一篇相关文章《新手必做力量,老手必做拉伸》
逞能
逞能这个词简直是太妙了,你细品。它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自己的能力范围,二是过度使用这个能力范围,于是就做逞能。合理使用“不逞能”也包含了知己知彼不强求的意思。在初学者中,训练过度逐步累积受伤和逞能突然受伤,都是非常常见的;而在运动老手中,逞能受伤很少见,多半是累积的伤。因为资深跑友会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实力所在,真正的靠谱,即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的能力,也要了解所做的运动,知道如何使用。关于太勤奋和逞能,其实有一个词叫做信封效应:一个信封,如果一次信件装的太满,很容易撑破,这就是逞能,对应单次过量;一个信封,如果装的并不是太多,但是要邮寄很远,要经过很多途径周转,信封也容易磨破。这就是受伤的信封效应。单次过量会受伤,多次重复累积损伤也会受伤。我觉得信封效应这个词,应该跟上时代,改名叫快递效应,这样你就能理解了。一个快递包装,本来不结实,里面又装了很沉的货物,邮寄的过程中就容易破掉,这就是单次过量。一个快递包装盒,如果装的东西适量,但是邮寄的路程很远,比如从哈尔滨邮寄到贵州某个小山村,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那么包装也容易破损,这就是多次重复的损伤。实际上,每一次跑步都相当于用自己的身体能力(包装盒)来应对一次工作任务(邮寄快递)。是否会受伤,主要就看是否过量。这个过量包含了单次过量和多次重复累积过量。所以说避免受伤,最核心的一件事儿,就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这个词也是神了,循序,保证单次不过量,渐进,保证多次重复不过量。具体面对如何避免受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可以首先理解这个大原则,只要每次跑步,都想想自己家收到的快递包装盒,它都经历了什么,你大概就可以理解自己要跑多远?要跑多快?跑完之后休息多久再继续……受伤和效率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效率越高的运动,越容易受伤。而评判受伤与不受伤之间的界限,就要靠自我认知,自知者明,是我们永恒的任务、也是运动带给我们最好的奖赏。你受过伤吗?是因为太勤奋?逞能?还是因为意外其他原因?“预防受伤的核心还是要了解自己。”跑的越多,越了解自己,跑的越多,越容易受伤,听上去是不是很矛盾,但这就是生活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