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足底筋膜炎的总结与推荐 [复制链接]

1#

跑步8年?,经历的小伤小病主要集中在下肢。最近两年左右脚分别遭遇了足底筋膜炎,头痛不已。疫情期间,带10岁的大儿子跑步锻炼,也出现这样的问题。

带着疑惑,系统地回顾了UpToDate里关于成人足痛和跑步相关下肢损伤系列文献,结合自家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由于科普内容相对繁复且枯燥,所以先从具体个案介绍。

1.以我本人为例,属于正常足弓,左腿承重发力。去年跑步第7年,当月跑量增加到公里时,先是右侧跗跖关节疼痛(见下图星号处),随后出现右侧足底筋膜炎,反复大约了3个月左右。去年9月神农架62公里越野赛,将近18个小时的连续奔跑,期间足量服用止痛药,赛后症状神奇消失。

2.今年准备崇礼越野赛公里,月跑量增加到公里,左侧出现相同症状。25小时连续奔跑,期间足量服用止痛药,赛后症状再次消失。

3.大儿子,10岁,扁平足,左腿承重发力,疫情期间每周3次,每次5公里跑步,出现右侧足底痛,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

原因分析:

足弓塌陷,会导致跗跖关节处角度变大,轻微移位引发疼痛。其后持续牵拉足底筋膜,跑步时反复引起微损伤。

自我臆测,最后的长时间奔跑,足底筋膜的长度一次调整到位,但跑步中止痛药的足量使用,使疼痛得到控制,赛后恢复期内,筋膜得到了充分的时间修复。

理由:

1.双脚由42/42.5长至43.5/44,现在穿前年42.5的跑鞋,鞋尖已经没有余地,顶大脚趾了。

2.我是左腿支撑发力,力量较右侧好,所以右侧症状先于左侧。

3.我是正常足弓,因此出现足底筋膜炎的时间要晚于扁平足的大儿子。

治疗与预后:

1.减少跑量及强度,甚至完全休息(有效)?。

2.短期口服止痛药(有效)。

3.更合适的跑步鞋及物理辅助工具(效果不明显)。

4.专项功能锻炼(懒,没练全)。

5.自然病程约6个月,如未缓解,寻求进一步治疗。

说完个体经验,现在来系统回顾UpToDate里关于足底筋膜炎的部分,相对复杂,但专项功能训练的图片值得记下。中文由金丹,主任医师,副教授翻译。

足底深筋膜(跖腱膜):是较厚、呈珍珠白色的组织,内有纵向纤维紧密附着于皮肤。中心部位最厚并附着于跟骨结节的内侧突;在远端分为5根细支延伸至各趾。

足底筋膜提供支撑:步态的站立期足趾伸展时,足底筋膜通过绞盘机制绷紧,导致纵弓抬高、后足内翻,由此造成腿部外旋。

足底筋膜炎的特征:(美国每年约有万患者因该疾病就医)

1)起步时足底区疼痛加重。

2)足底筋膜炎是成人足痛和足跟痛最常见病因之一。

3)该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0-60岁,而在跑步者中的发病年龄高峰提前。

4)多达1/3的病例可能为双侧足底筋膜炎。

跑步者的发病率高,这说明至少对于此类人群而言,足底筋膜炎是由反复微小创伤造成的损伤所导致的。以下几条已被提议为此类人群的危险因素(红字是越野跑的危险因素):

过度训练(尤其是中、长跑突然加量)

跑步鞋不合脚

在坚硬的表面上跑步(包括某些合成材料跑道)

平足(扁平足或踝关节旋前)

踝关节背屈受限(如,由于跟腱缩短)

高弓足

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在坚硬的表面上

然而,表明足底筋膜炎与上述大多数因素之间关系的高质量证据仍有限或缺乏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学:目前知之甚少,其病因很可能为多因素的:

肥胖、

长时间站立或跳跃、

平足、

踝关节背屈减少。

足底筋膜炎通常单独发病,但也可能伴有全身风湿性疾病(尤其是反应性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病)

病理学:

1)异常的部位通常在跟骨结节内侧突的足底筋膜起点附近。

2)从足底筋膜炎患者手术中获取的足底筋膜标本表现为从纤维组织变性到成纤维细胞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伴或不伴慢性炎症表现)。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基于有起步时加重的足跟痛病史,加上发现局部压痛点:

?患者常常自述在早晨或静止一段时间后的第一步时出现足跟痛加重。疼痛通常会随着活动量的逐渐增加而减轻,但到长时间负重的一天结束时会加重。

?以下方式可以最好地引出压痛:检查者用一只手使患者足趾背屈从而绷紧足底筋膜,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沿筋膜从足跟至足前段触诊。

影像学对软组织评估:

MRI提示足底筋膜炎的特征为:足底筋膜增厚、延迟(T2)加权成像和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成像的信号增强。锝闪烁成像也已被成功用于定位炎性病灶和排除应力性骨折。

足部超声检查也可能有助于检出足底筋膜增厚、跟骨附着处的低回声、筋膜和周围组织之间的边界模糊以及提示水肿的回声减弱。

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足底筋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88.5%。多普勒超声可能会提高该技术的价值,并可能提供有关局部充血的额外信息。然而,超声对足底筋膜炎的诊断效用未经证实,因此不推荐常规应用。

鉴别诊断: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引发足跟疼痛和足底疼痛。

神经系统病因

(有效)神经卡压或压迫综合征—走行于内踝下方的胫后神经发生卡压(跗管综合征)可导致足底疼痛、感觉异常和麻木。

神经病理性疼痛

S1神经根病

骨骼病因

跟骨应力性骨折

骨挫伤

骨髓炎

肿瘤

Paget病

Haglund综合征

软组织病因

跟腱病

胫骨后肌或趾长屈肌肌腱炎

脂肪垫萎缩—跟垫萎缩见于年龄较大的成人。触诊发现无常规皮下脂肪衬垫的骨性突起。与足底筋膜炎引发的疼痛不同,跟垫萎缩引发的疼痛不会在早晨出现,而是在全天负重时出现并加重。

滑囊炎

痛性跟垫综合征—痛性跟垫综合征最常发生于马拉松运动员。该病被认为是因跟垫中分隔脂肪的纤维性隔破裂所引起的。疼痛局限在跟垫部位。足底筋膜无压痛,且检查者背屈患者足趾时疼痛不会加重。

足底筋膜断裂—足底筋膜断裂通常出现在体力活动后,且发病突然,与足底筋膜炎的疼痛更为逐渐地出现不同。对患足进行检查可能会发现足弓高度丧失。可能存在肉眼可见的肿胀,或可能出现瘀斑。

压迫性丘疹—压迫性丘疹为脂肪疝出,是出现在足跟内侧下缘的疼痛性丘疹

炎症性疾病

反应性关节炎和其他脊柱关节病

结节病

初始治疗:一般会采取下列措施:

1)休息和冰敷

2)避免穿平底鞋和赤足行走,起床后第一步应穿上支撑性鞋子或凉鞋。

3)使用预制、非处方的硅胶足跟鞋内托(足弓支撑和/或足跟杯垫)。

4)在混凝土地面的建筑内工作或居住的患者应穿上减震垫或绉胶底鞋,减少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的体力活动(如,过度跑步、跳舞或跳跃)。

5)运动鞋、足弓支撑鞋(尤其带有超长足跟稳定器的鞋,超长足跟稳定器围绕着足跟,是鞋的稳固部分)或带有硬质弓垫的鞋(通常是将一块金属插入鞋底)可能有帮助。可在主营工作鞋或“矫形鞋”的店铺购得上述鞋子

6)开具短期(2-3周)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7)静息足垫夹板在夜间穿戴,从而在睡眠期间跖趾关节背屈或不背屈时脚踝保持在中性位。

8)患者可在家中进行足底筋膜和腓肠肌的牵伸运动。

足底和腓肠-足底筋膜牵伸

足-踝转圈

脚趾弯曲

脚趾毛巾弯曲训练

单侧足跟抬高伴足趾背屈

●胶带支撑受累足底表面(称为low-Dye贴扎技术)可能对某些患者,尤其对第1步疼痛的患者有益。可应用4条胶带以特定方式进行支撑。胶带不应贴扎太紧,推荐使用低致敏性胶带以避免出现变态反应。

●对于采取了3-4周保守措施仍持续存在显著疼痛和失能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予单次糖皮质激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注射应谨慎使用,因为反复注射可能会造成跟垫萎缩。其还可能造成易发生足底筋膜断裂,不过相关证据有限且没有确定性。

●对于上述疗法均不能带来充分改善的患者,我们偶尔会开具塑形鞋内托(矫形器)、夜间夹板和减震步行靴制动。我们不使用其他干预措施,例如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和自体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这些措施不仅花费较高,而且获益不确切。

●绝大多数足底筋膜炎患者仅接受保守治疗就会改善。很少需要外科手术,但对于非手术治疗至少6-12个月反应不充分的患者,可以考虑。

北京和睦家麻醉叶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