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经常出现脚跟痛。有些人觉得这是小问题,很容易忽视。其实这是身体关节出现病变的征兆,千万不能忽视。出现足跟痛时,如何治疗和缓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足跟痛的原因和相关治疗的方法。
足跟痛时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发病通常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造成足跟痛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2、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3、脚跟受风湿。这类病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天气忽冷忽热时,行走时脚后跟疼痛难忍。
4、脚跟血脉不活。这类病人症状表现为:如早上起床下地行走或者在沙发做一段时间下地行走时,脚后跟就像针扎一样疼,但是行走一会疼痛的症状逐渐消失,再在沙发做一段时间下地行走又疼,就这样反反复复。
中老年朋友很多都会遇到足跟痛的情况,青少年患有关节损伤或者长期站立的职业人士,也有可能患者脚跟痛的问题。对于一些足跟痛高发的人群,预防是最为关键的。那么如何预防足跟痛的问题呢?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此点。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软底、后跟部垫一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减肥治疗。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4、类风湿性跟骨炎,应先用药控制类风湿后,并在鞋内垫软垫。
5、外伤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当,在制做石膏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6、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7、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有足跟痛的人群,很多都会有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因此,有足跟痛的朋友,也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调理。适当的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来看看,脚跟痛的人群在饮食上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C。
3、多食含钙的食物。
4、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
5、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6、川芎、当归猪脚汤:川芎、当归各15克,猪后脚一只。将猪脚与二味中药炖一小时,喝汤吃肉。通经活血,濡养经络。
出现脚跟痛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脚部关节,或者腿部关节出现问题。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问题,就予以忽视。医院检查,找出问题关键,及时治疗和缓解。但同时,我们日常也可以用一下小方法来缓解疼痛,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治疗脚跟痛的小编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新鲜苍耳治足后跟痛有特效;具体做法是:将鲜苍耳叶数片垫于袜内足跟处,24小时更换新叶一次,通常七次可愈。
2、石揉治足跟痛:用石头蛋揉患处(石头小鸡蛋型)。开始先轻些逐渐加重,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一个月时间痊愈。
3、治多年脚跟痛:"针麻"20克"湖脑"50克(中药店有售),"针麻"捣碎与"湖脑"合拌一起,分五份装入缝制好的小布袋里,每次1袋垫在脚跟痛点上,一周换一次,用四至五次即愈。
4、指甲草(又叫凤仙花)根茎煮水治脚跟痛:找五六棵约30厘米高的指甲草根茎(只用根儿),枯萎的最好,洗去泥土的,放入搪瓷或铝制的洗脚盆里,加上可漫过脚的水煮开后,添一小勺盐,稍微搅一搅就可以了。开始水太烫,可先用一个棉垫盖上盆,脚伸进去熏一熏痛处,稍后就要反复洗泡,直至水凉为止。第二天加点水煮开继续洗。一天一次,连续五次,痛的感觉就渐渐消失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