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脚后跟疼痛,常见却不寻常,需要仔细辨别6
TUhjnbcbe - 2023/6/19 21:09:00

#春季话养生#

脚后跟疼痛,正式的名称是跟痛症。碰到这种情况,普通百姓会认为是穿鞋不适,或者走路过多,造成劳损的表现。有些人则怀疑,可能是骨头出了问题,发生了骨质增生,或者其他疾病。从医学的角度看,跟痛症,常见却不寻常,背后隐藏着6种常见的病因,需要仔细辨别。

咱们先来了解脚后跟的生理结构。脚后跟,在医学界称踝管,是内踝、距骨、屈肌支持带、三角韧带、跟腱构成的骨纤维管,是1个缺乏弹性的结构。踝管的浅表部位,分布着屈肌支持带,深部是跟骨、距骨、关节囊,肌腱、血管、神经穿行于踝管内部。踝管的特点,是封闭、较长、较窄、缺少弹性,会由多种因素导致内部压力升高,对神经形成压迫,产生疼痛等症状。

足跟痛的常见病因,主要有6种。第1种,是踝管综合征,是踝管压力升高,导致胫神经及其分支受到压迫而产生的系列症状。具体的病因,可能是囊肿、水肿、瘢痕挛缩等占位病变,或者平足等结构异常,或者是行走或站立姿势等引起的踝管压力升高,比如,脚处于中立位置时,踝管容积最大,脚外翻的时候,踝管容积减少16%,压力增加%,脚内翻的时候,踝管容积减少6%,压力增加%。踝管综合征的特点,是足跟疼痛、肿胀、无力,在行走、跑步、站立后加重。

足跟痛的第2种常见病因,是跖筋膜炎。所谓跖筋膜,是覆盖足底的皮下组织与脂肪垫的筋膜。如果运动方法不当,比如,过度增加运动量、在坚硬的路面跑步、运动鞋选择不当,以及肥胖、平足、长时间行走、足弓较高等,都会引起跖筋膜炎。特点是,早晨或活动静止后,出现足跟痛,脚后跟有明显的压痛点,活动后,疼痛减轻,但是,活动结束后,疼痛再度加重。

足跟痛的第3种常见病因,是跟腱炎,这种情况,主要是慢性损伤及退行性病变的表现,长期从事负荷训练的人,容易在反复牵拉的过程中,形成跟腱损伤,以及炎症。特点是跟腱止点与跟骨连接处,具有明确的压痛点,有时候,还会伴随跟部肿胀。

足跟痛的第4种常见病因,是跟骨骨折,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第5种常见病在,是周围神经炎,特点是伴随感觉减退,或者肌肉萎缩或行动困难。第6种常见病因,是瘢痕,特点是患者具有明确的外伤或者手术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足跟痛也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肌腱端的附着点,经常是疾病的首发部位。脚后跟,是腓肠肌的肌腱附着点,也是身体承重的主要肌肉,因此,也会受到炎症性疾病的侵袭,从而引起足跟疼痛。这种足跟痛的特点是,疼痛可以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可能出现肿胀,但是,皮肤温度和颜色正常,疼痛可能反复发作,会引起足跟部位出现较硬的筋包。总之,足跟痛常见,但是,病因不寻常,不能忽视,应该及时就医检查,确诊病因,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脚后跟疼痛,常见却不寻常,需要仔细辨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