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就痛风,干嘛给我开这么多检查医生这
TUhjnbcbe - 2023/7/27 21:15:00

过去说“痛风是富贵病、贵族病”,现在谁都一样。我门诊遇到的痛风患者,自然也是形形色色。在咱医生医生圈子里,流行着这么一个观点:不怕病人穷,不怕病人脾气差,就怕病人有一点文化。当然,这也仅仅是说个人现象,不是以点概全。

这不,前阵子就遇到一位乡镇老师,50多岁的年纪,痛风也是多年了。在经过详细问诊后,我让助理带领患者先进行相关检查。这位老师看了一眼单子后眉头一皱:

“乔主任,我就是一个痛风,确诊十多年了,上个月才测了尿酸多,干嘛开这么多检查?你直接给我开治疗就是呗?”

网络图片,非文中人物

“我网上都学了许多痛风的东西,痛风不就是尿酸高了的原因吗?你给开降尿酸你的药不就对了吗?怎么还有啥B超、拍片、心电图之类检查,你这不是过度检查吗?”

痛风治疗前的基本检查可不止血尿酸水平

类似的患者太多了,没一开始解释清楚怪我。也只得安抚好患者情绪,逐一解释。

1.血尿酸:痛风诊断的基本依据

血清尿酸(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痛风诊断的基本依据。

尽管血尿酸是痛风诊断的基本依据,但它对痛风的诊断不是特异的。仍有一部分患者具有痛风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血尿酸水平却处在正常范围内,这可能是暂时的假性结果,易被误诊为其他关节炎;而有些关节病患者同时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时易被误诊为痛风。所以,血尿酸水平是痛风诊断的基本指标,但不能作为痛风诊断的唯一标准。

像这位教师患者,确诊了十几年痛风,几乎不存在误诊情况。但一月前的血尿酸水平不代表现在的情况,再次明确血尿酸水平的高低是用药选择的基础,也是用药后评估药效的提前。

2.24小时尿尿酸:判定高尿酸血症的分型

尿酸的排泄有显著的昼夜差异,而且还会受药物的影响,所以检测晨尿、随机尿液尿酸均不能真实反映患者尿酸排泄情况,因此,尿酸的测定需采用24小时尿液标本。

通过对24小时尿液尿酸的测定,可以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分型——“生成过多型”或“排泄减少型”,这有助于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和鉴别泌尿系统结石的性质。

3.关节腔滑液:痛风诊断的金标准

有少数患者尿酸偏高,但患处关节非最常见的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感也非典型的“红肿热痛”,而是长期的不适感。对于这部分“似是而非”的疑似痛风患者,就需要进行关节腔滑液的检查。

显微镜下:尿酸盐晶体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滑液或其他组织中沉积,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关节炎。如果在抽取的关节液中检查到尿酸盐结晶,那么就可以确诊为痛风了。

如果报告单显示尿酸盐结晶,则表示患有痛风。当然,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结果,如焦磷酸钙结晶,见于软骨石灰沉着病;滑石粉结晶,见于滑石粉引起的慢性关节炎;类固醇结晶,见于类固醇制剂引起的急性滑膜炎;胆固醇结晶,见于结核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4.肌骨彩超:能够敏感发现尿酸盐沉积

在做关节腔滑液检查前,也可考虑进行肌骨彩超检查。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关节及周围肌腱与软组织的超声检查,能较敏感发现尿酸盐沉积征象,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疑似患者使用,可以有效辅助诊断痛风。

5.血常规:辅助判断并发症

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综合诊断,确诊痛风。与此同时,血常规的检查还可以辅助判断痛风是否引起患者贫血、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

在痛风的急性期,患者白细胞值会有所升高,但一般很少超过20个单位(成人白细胞正常范围为3.5-9.5个单位)。

6.血沉:反映痛风急性发作期时的炎症情况

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一样,都是炎性指标,如果痛风急性发作,这两个指标会升高,治疗后这两个指标会逐渐降至正常。血沉加快一般见于感染、组织坏死、炎症,如痛风急性发作期等。

两者在选用消炎镇痛药方面也是很好的客观指标,如果血沉和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的话,就可以逐步减停消炎镇痛药物。

7.尿常规:了解尿液酸碱度

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会根据尿液pH的不同而变化。尿液的pH越高,尿酸的溶解度越高。所以尿液pH的动态监测,对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尿液大多偏酸性,pH多为5.0~6.0(正常值为6.5左右)。如果pH长期在6.0以下,甚至经常在5.0左右,尿酸就会因过度饱和而变成结晶,长期下去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越早注意控制尿液pH,越能延缓肾脏的功能损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晨尿pH应控制在6.2~6.9。

8.肝肾功能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都是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往往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用药,而疾病本身和治疗药物都可能对肝肾等相关代谢器官造成损伤。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对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监测。

检查肝功能对痛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某些治疗痛风的药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肝肾功能测定可以指导选择合理的降尿酸和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以及确定合适的起始剂量,并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肝肾*性,减少药物剂量或停用,尽早予以保肝或保肾治疗。

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定期检测肾功能尤为重要,一方面尿酸盐结晶在肾脏的沉积可以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升高,损害肾功能,早发现就可以早治疗;另一方面肾功能受损会影响药物的半衰期和排泄时间,导致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9.泌尿系统B超:可发现早期肾结石

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明确有无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大小等,患者一旦有这些情况,则不适合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泌尿系统B超还有助于后续进行泌尿系统结石的定位和体外震波碎石的治疗。泌尿系统B超通常会检查双侧肾脏、肾上腺、输尿管、膀胱等。

10.双源CT:辅助诊断痛风,检验治疗效果

双源CT可作为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辅助诊断痛风;也在治疗过程中检验治疗效果,若原有痛风结晶的部位结晶缩小或消失,则可以很直观地说明降尿酸治疗有效。但考虑到双源CT的价格较贵,仅在必要时我才会开,大多数情况下肌骨彩超就能满足需求。

11.X射线检查:明确关节及骨骼的损伤程度

X射线检查虽然对早期痛风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不典型病例和确定疾病的累及范围有重要意义。早期痛风在X射线上仅表现为关节积液和关节肿胀。晚期痛风在X射线上可有骨质侵蚀、痛风结石、骨内钙化、软骨钙化、滑囊炎、肾结石等现象。

12.MRI(核磁)检查:评估慢性滑膜炎的首选技术

MRI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可以早期发现痛风患者软组织及骨质破坏范围,以及无症状的痛风石沉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慢性痛风在MRI上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边缘清晰的骨质破坏、缺损骨质周边的硬化带及滑膜的增厚。

13.心电图或心肌酶:排查并发心血管疾病

目前有研究表明,痛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为痛风频发的患者其血脂几乎都会升高,其中甘油三酯升高较为明显。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患者发现冠心病,建医院做检查。

美国心脏病协会已把痛风列为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促进因子。除了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痛风患者还可以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心肌酶检查,判断有无心脏病和心肌细胞坏死,必要时进行头颅CT或冠状动脉造影术以观察有无脑动脉硬化等病变。此外,眼底检查可作为发现动脉硬化的简便方法。

14.血脂、血糖:预防并发代谢异常

痛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在调脂、降糖治疗时应选择兼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和避免升尿酸的药物。良好的血糖、血脂及尿酸控制才能同时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尿酸及血脂水平升高的主要机制为肥胖和脂质代谢异常,与患者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进食富含甘油三酯的食物,如内脏、蛋*。摄入能量增加,嘌呤合成亢进,尿酸生成过多,而脂肪代谢的相关产物也抑制尿酸排泄。高尿酸同时会导致血脂升高,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同时尿酸的升高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痛风患者一半以上合并高脂血症。

高尿酸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肾脏的慢性损害,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胰岛β细胞中,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而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有影响尿酸排泄,高血糖损害肾脏功能,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水平升高。

总结

这以上所介绍的检查,有些是必要的,比如血尿酸、肝肾功能、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心电图心肌酶、血脂血糖,这些都是医生了解你身体状况的前提,在足够了解你身体的情况,才能做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许多朋友崇拜把脉就能明察秋毫的中医专家,贬低每一个检查都需要排队、花钱的西医。其实大可不必在网上“踩一捧一”,如果您真能遇到仅凭三根手指便能洞悉人体万象的中医大师,那您便放心求医;可惜大多数时候,这种“神医”难遇,您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需要依靠各种仪器辅助诊断的西医。只要能帮您诊断好病,治好病,那不都是好事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就痛风,干嘛给我开这么多检查医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