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01-:56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跟腱炎/跟骨滑囊炎
跟腱炎表现为足跟部上方、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它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
滑囊炎早期在足跟后上方只可见一个小的轻度变硬有压痛的红斑,当发炎的滑囊增大时,在跟腱上就会出现一个疼痛的红色肿块,红肿热痛症状明显。
跟骨高压症症状以晨间下地负重时最明显,并有明显的静息痛或静息时跟骨酸胀感;跟骨压痛广泛,无固定压痛点;早期患肢抬高休息可使跟痛减轻或消失,多为中老年人。
前脚掌痛
跖痛症
常表现为前脚掌疼痛,同时前脚掌中间位置会出现很厚的脚垫。可能与足部的不正常结构和不正常的跖趾活动有关,常见因素包括穿着不适的鞋子、反复长时间慢跑或跳舞、足底脂肪垫变薄或退化等。
大脚趾疼
痛风/拇外翻
痛风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的关节。严重者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也经常发生。特点是上床睡觉时还好好的,后半夜因脚痛痛醒,而且越来越重,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病,前期主要影响外观,但随着年龄增长会导致拇囊炎,引起大脚趾内侧疼痛、红肿。
足背痛
距舟关节炎/跖附关节损伤
足背部的疼痛,多见于距舟关节炎、跖附关节损伤。
此外,腰椎疾病也可能引起足背的疼痛。
有种脚疼需要看医生
长时间脚疼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如头疼、膝盖疼、腰疼。脚部的功能性疼痛大多在休息之后减轻;但如果是病理性,就需要进行专业治疗。
哪种脚疼需要看医生呢?
?疲劳性疼痛可自行恢复
不运动的人如果突然大量运动出现脚疼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泡泡脚、放松一下,三五天内就能好转。
?一周不好转需要看医生
如果长时间持续、固定部位疼痛,比如脚后跟疼、痛风疼痛,一周仍不见好转,最好去找医生诊治。
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保守治疗包括平日穿厚跟底鞋,疼痛发作期减少活动及负重,局部热疗或理疗,口服抗炎镇痛药及外敷活血通络药等,必要时可局部封闭治疗。
观察期间,也可以自行排查外部原因,如鞋子是否合适、是否有扁平足或高弓足等。
下面3个动作有助缓解疼痛,每个动作做1分钟,每天做3次。
1
绷直双腿
面对墙壁,席地而坐,双脚抵住墙面,双腿绷直,拉伸小腿肌肉和腘绳肌腱(通常穿高跟鞋会导致这些肌肉的紧张),拉伸时上身可适当前倾。
2
放松脚趾
右腿向前跨步,左腿脚趾碰地,感觉脚背拉伸,保持1分钟,然后换右腿。
3
靠墙V字拉伸
躺在地板上,架起双腿,让双脚脚跟靠在墙壁上,双腿呈V字型分开,臀部与墙壁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感觉大腿内侧肌肉的拉伸。
大腿内侧肌肉过紧会导致足弓受压过大,并由此造成脚疼。而该动作不仅能缓解大腿内侧肌肉紧张,还有助于抬高腿部,防止肿胀。
3步养好你的双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足底有很多内脏器官的反射区,与全身脏腑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足部也是人体经络循行和穴位分布的重要部位,利用好足部反射区和穴位不仅能保养足部,还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
常泡脚
俗话说:“天天泡脚,胜吃补药。”
热水泡脚可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腿脚酸困麻木、胀痛不适等疲劳症状。
建议养成每晚睡前热水泡脚的好习惯,用约40℃的热水,泡10分钟即可。
+
常按脚底穴位
足底有与人体各个脏器相联系的穴位和相对应的反射区,常按摩,能加强人体气血流通,疏通经络。
常按太溪穴有助补养肾脏;常按涌泉穴,能改善心肺功能等。
+
坚持运动
运动能够锻炼脚部肌肉,是保护双脚的好办法。建议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提脚跟、伸膝勾脚、甩腿运动等都可以。
平时注意脚部卫生,及时换洗袜子,穿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