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栽培技术
莼菜在江西又称马蹄草、水葵,属睡莲科莼菜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便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莼菜主要以嫩梢及初生卷叶供食用,其地下茎富含淀粉,可制馅,嫩茎及幼叶外附透明胶质,含多种氨基酸、多糖及维生素b12,可制成莼菜罐头食用,口感滑而不腻,清香可口,甘甜鲜美,别具风味,且具有减肥消肿、壮肾益智、清热利尿、解百*、防癌之功效,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绿色蔬菜珍品。
一、形态特征
莼菜是水生浮叶中型草本植物,蔓生于水中,地下茎匍匐于水底泥中,白色,地上茎分枝较多,细长,随水位上升而不断伸长,茎粗,每节着生一叶,叶面椭圆形,全缘,叶正面绿色,光滑,背面红色或浅红色,叶脉放射状,茎及叶背均有透明胶质,嫩梢及幼叶上最多,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花为两性花,有红、绿2色,种子发芽力弱,以无性繁殖为主。
二、品种
目前在长江流域栽培的莼菜,主要有以下几个优良品种。
1.西湖红叶莼菜
属杭州特产蔬菜,叶正面深绿色,背面紫红色,叶片较小,生长势强,卷叶上胶质较厚,品质好,产量高,栽植当年可采莼菜200kg/667m2,第2~3年可达到500kg/667m2。
2.太湖绿叶莼菜
原产于江苏太湖地区,叶正面绿色,背面边缘紫红色,中央淡变成绿色,卷叶绿色,其上胶质厚,加工后色泽美观,品质优良,产量高,为理想的加工品种。
3.和川红叶莼菜
原产湖北和川市,叶正面深绿色,叶背面鲜红色,主脉绿色,卷叶绿色,包有厚胶质,品质优良,产量高,每667m2可采莼菜600kg。
三、栽培环境
莼菜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每年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其生育期长达200天左右,冬季休眠。因此,莼菜只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淮河流域广泛栽培,在北方栽培不易。
莼菜喜温暖,要求生长区域水底平坦,富含有机质,淤泥土为最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为5.5~6.5为宜,水层以0.7~1.0m且流动澄清未受污染的活水为最好,莼菜喜阳光,因此莼菜不可和莲藕、芦苇等立生水生植物混栽,对肥料要求以氮、磷为主,钾肥适量即可。
四、栽培技术
1.栽植方法
莼菜春秋两季均可栽植,但以春分到谷雨时栽植为最好,在江西及长江流域以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宜,一般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匍匐茎作种株,种株随挖、随洗、随栽,剪成有2~4个节位,15~20长的茎段,每节具饱满芽1个,宽窄行栽植,宽行行距1m,窄行行距20~25,将匍匐茎段斜插或平栽(即两头按入泥中,露出芽头),栽植前后保持10~20的浅水层,有利于其生根成活。出苗后水位需加深到30~40,到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时,水位逐渐加深到60~100,最好有流动澄清,富含矿物质的活水。在这种环境中的莼菜受到的污染少,色泽碧绿,味道鲜美,胶质丰富、透明,不沾泥沙,是鲜食和加工的最上乘材料,到秋季,水位逐渐下降到30~40,冬季休眠期保持30左右的浅水层即可。
2.施肥管理
在莼菜生长过程中,除了在栽植前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以外,还要结合莼菜的生长势进行追肥,茎叶瘦小发*,卷叶胶质很少时应立即追施尿素10kg/667m2,及过磷酸钙30~40kg/667m2。追肥时,水位要放浅,均匀撒施,且不能撒在莼菜叶面上,防止化肥灼伤叶片,降低其品质。
3.病虫害防治
莼菜栽培中主要有叶腐病及食叶螺蛳及青苔为害,叶腐病发生时可用25%或12%的绿乳铜对水喷洒防治,每7~10天1次,连续2~3次即可。椎食螺可用贝螺杀0.5~1.0kg/667m2拌细土撒入栽植池中。发现有青苔时,要用波尔多液喷洒。
4.采收与留种
莼菜栽植后,从清明到秋分可连续采收。在晴朗无风时每天都可以采摘嫩梢及卷叶,莼菜的品质以在谷雨到芒种(即4月至7月)之间采摘的为最好。因为此时的卷叶基本长足,但尚未展开,新梢粗壮,胶质粘厚,是鲜食和加工的理想材料。每年每667m2产量可达到300~500kg高者达到600kg/667m2,连续采摘3~4年后即换种栽植。
留种应选择在优质、高产的莼塘中挖取粗壮、无病虫害且带饱满芽眼的匍匐茎作种株繁殖,翌年育苗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