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张图。
红线表示去年这时候入手云南白药并持有到现在可以有近五成的收益。
绿线表示去年这时候入手白云山再持有到现在可能连个子儿都没有。
云南白药市值亿元,白云山市值亿元,同样是中药界的大哥大,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论营收,白云山和云南白药间隔了十张“驴皮”。
年,白云山营收.74亿元,云南白药营收.43亿元,东阿阿娇营收34.09亿元。
论净利润,白云山和云南白药隔了6支“痔疮膏”,只是要反过来。
年,云南白药净利润55.16亿元,白云山净利润29.15亿元,马应龙净利润4.19亿元。
显然,市场更关心你最终有多少子儿可以落袋。
而且必须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这不,云南白药去年炒股挣了23亿元,投资者马上表示:“你不行”,年报一披露,股价就被干趴下了。
至于白云山,就喜欢趴着,一会儿上30,一会儿下30,上蹿下跳,不上不下。
中药两大龙头就这样在市场上爆冷。
一样的路子
云南白药靠跌打损伤中成药起家,前身为百宝丹,由一代神医彝族人曲焕章挖仙草、尝百草炼就而成,百宝丹功效以治刀枪伤及跌打为最,凡外伤,只要身软不死,虽人事不省,先入百宝丹,再服虎力散,气绝者渐苏,血流者渐止,再用消毒散、洗创止血药,敷药涂其伤口,伤轻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
白云山也不赖,南派中药集大成者,手底下一帮中华老字号,随便拎出一家都可以砸死一大街卖药的,比如中一药业、陈李济药厂、奇星药业、敬修堂药业、潘高寿药业等等,等等……闻名遐迩。
虽说都靠中药起家,但云南白药卖牙膏卖漱口水赚的可不少,还种起了茶叶、大麻……;白云山更嗨,卖“伟哥“卖的风生水起,还因为凉茶生意跟加多宝轰轰烈烈的干了一架。
截至目前,云南白药业务板块是这样子的:
药品板块,白药系列从最初的单瓶散剂打天下,到如今散剂、胶囊、气雾剂、白药膏、创可贴,口服液等一应俱全,还顺带开发了天然植物药系列,包括消炎镇痛膏,藿香正气水,关节止痛膏等。
健康品板块,云南白药牌子的牙膏早已塞满国内各大中小商超,年市场占有率达到22.2%,市场份额持续稳居全国第一,然而天花板也触手可及,因此云南白药还做起了漱口水、电动牙刷、智能水牙线等,准备全面进军口腔护理,此外,云南白药还开始卖起了药妆。准备切入医美赛道。截至年末,日化板块收入占全公司收入比为16.45%,归母净利润占全公司比为34.34%。
中药资源板块,即为云南白药核心原料中药材三七。三七,被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为“金不换”,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区,素有“植物王国”美誉,特殊的地貌特征造就了显著的气候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丰富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三七、滇重楼、灯盏花等余种药用植物资源。
医药商业板块,年云收购金健桥公司70%股权,切入医疗器械和商业流通领域。
最后还有凑热闹的茶品业务板块和工业大麻业务板块。
再来看看白云山的业务板块:
白云山的业务板块可以概况为四个“大”: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
大南药,中药卖“肾宝”,西药卖“伟哥”,电视上广告打个不停的壮腰健肾丸、舒筋健腰丸就是出自其手,枸橼酸西地那非,商品名“金戈”,俗称“伟哥”,年一振雄风一年卖了近万片,首次超过辉瑞成为零售市场的TOP1品牌。
大健康板块,主要卖保健品,卖凉茶,和加多宝掐架的王老吉凉茶就属于此板块。
大商业板块,主要做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业务,由广州医药公司负责。
大医疗板块,主要就是康养产业。
从云南白药和白云山的发展路子来看,都是从做中药起家,然后西药,大健康,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等等,发展路子基本一致。
不一样的困局
这两年除了新冠病毒,“内卷”也像传染病一般卷了各行各业,连做中药的也难逃被卷的命运。
年白云山营收净利润双降,十年一轮回,上一次营收净利润双降还是年。
白云山的问题在于:医药流通业务占了营收大头,但是这部分毛利率低得可怜,年,白云山大商业板块贡献营收.77亿元,总营收占比突破七成,同比增长1.86%。
时间回到三年前,年白云山耗资10.94亿元从联合美华手中拿下广州医药30%的股权,将其变成自己控股80%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同一年白云山还收购了王老吉药业48.05%股权,将王老吉药业变成其持股96.%的控股子公司。
收购广州医药公司带来的唯一效益就是:业务放量。
年白云山营收规模.54亿,到了年这一数据已经冲上了亿元,但是净利润增长寥寥无几,三年下来扣非净利润只增加了6亿元。
可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只赚5毛钱”。
-年白云山大商业板块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54%、6.91%、6.69%和6.41%。大商业板块毛利率太低的后果是压低了集团企业整体毛利率,同一时期,白云山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66%、23.84%、19.82%、16.93%,4年间缩水近21个百分点。
祸从来不单行,年作为白云山现金奶牛的凉茶也很“凉”,全年营收68.62亿元,同比下降33.36%;净利11.95亿元,同比下降13.41%。金戈销售毛利下滑了4.72%,还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意外出局。
与此同时,白云山财务数据恶化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截至年底,白云山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5.85亿元,较年同期的50.22亿元,同比下滑了88.35%。而看公司负债方面,短期借款82.66亿元,同比增长40.8%,创近20年来新高,流动负债.43亿元,负债合计.5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52%,债务鸭梨山大。
这也就明白为什么白云山要分拆广州药业上市了。“缺钱”!
云南白药比白云山日子好过一点,但显然也遇到了“中年危机”。
年云南白药净利润55.16亿元,但是光炒股挣的钱就占了2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为28.99亿元。
实际上近五年来,云南白药业绩增速已经大幅放缓。
年-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亿、.15亿、.17亿、.17亿、.43亿。增速分别为:8.07%、8.50%、9.84%、9.80%、10.38%。
年-年净利润分别为:29.20亿、31.45亿、34.94亿、41.84亿、55.16亿。增速分别为5.38%、7.71%、11.09%、19.75%、31.85%。
再来看看扣非净利润情况,年-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00亿、27.81亿、29.18亿、22.89亿、28.99亿。增速分别为3.24%、3.01%、4.91%、-21.54%、26.63%。
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的差距从年的2个亿上升到年的26个亿。反映到企业经营现状就是:主营不振,炒股度日。
一代“药神“缘何沦为A股操盘手?
这还得从云南白药混改说起,年云南白药启动混改,引入民营资本新华度,在股权设计上采用了无实际控制人模式,即“云南方(A公司)十B公司十C公司”模式,股权比例依次为45∶45∶10。
云南白药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一设计让民营大股东B与国有资本A的持股比例保持一致,双方都无法实现单一控股,小股东C还可以在企业决策过程中起到制衡作用,最终形成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
这一股权安排致命的缺陷,就是谁当家的问题。截至目前,云南省国资委持有上市公司25.14%的股权,新华都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25.14%,江苏鱼跃医疗持有5.59%的股权。此外,新华都实控人陈树发还任联席董事长。
陈发树在参与白药混改时表示将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以赴支持白药加快发展。但是这么些年下来,我们看到的只是越来越擅长炒股的云南白药,而主营业务则差强人意。
陈树发何寻人也?
据百度百科,年5月12日,陈发树以.5亿元人民币位列新财富富人榜第77位。旗下的新华都实业集团,成立于年,主业为商超,营收规模70亿左右,经营惨淡,市值仅为26亿。
相比经营惨淡的新华都,陈树发在股市上留下了光辉的战绩。投资紫金矿业,以万元入股,年4月紫金矿业回A股上市,陈发树一举豪赚超过亿元。此外,陈发树还成功投资了隆基股份、中国中免、必创科技等。
实际上,早在年,陈树发就已经看中云南白药,本来与云南红塔达成了股权转让协议,结果签完协议,云南白药股价暴涨,红塔反悔,双方官司打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最终判决了,陈发树没占到便宜:云南红塔只退回22亿元现金及利息。
显然,云南白药陈树发味越来越浓。云南白药还是曾经的云南白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