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城市的“打工人”来说,户外跑步如今也是一种奢侈。
但锻炼身体也是刚需,因此很多小伙伴都办理了健身房的会员,或者在家里购置跑步机,一跑就是一个钟头。
这两种跑步方式,都有什么区别呢?
跑步机跑步,会不会更伤害膝盖?
对于跑步减肥,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接下来新雅减肥训练营辛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
跑步有多伤膝盖?
一说到跑步,大家都觉得会伤膝盖。
跑步时膝盖确实承受的压力会比走路大,会产生7倍体重的压力,而走路产生的压力才相当于3倍体重。
不过,因为跑步的步幅比走路大,脚与地面接触时间短,所以在相同距离下,跑步和走路时实际作用到膝盖的压力其实是差不多的。
如果膝盖感觉到不适,一般就是跑步过量造成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这时候只要改变跑步姿势和运动量就好。
跑步机和户外跑有啥区别?
在这一方面,跑步机能够避免一切在户外可能遭受到的生命危险,例如车子、飞来的足球/篮球、行人等等。
跑步对体重基数较大或者身体各肌群不发达的人来说,膝盖和脚踝将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跑步机上的减震系统能够带来不俗的效果,这比对在户外跑来说对膝盖、脚踝等关节部位更加的友善。
在受伤后也可以在跑步机上锻炼因为训练强度和时间可以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特别是膝盖,腓骨肌或者跟腱的受伤,跑步机平整的跑带对于伤后治疗帮助很大。
但在跑步机上跑步,并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偶然也会有受伤的情况发生,例如扭伤、摔伤以及速度过快或用力过猛导致心血管上的疾病发生。
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长时间在跑步机上奔跑时,需要注意体能的变化,并及时调整适合的速度,不然会被跑步机带着走,跑步开始变形,各关节处摩擦加剧,受伤的风险随着增加。
锻炼效果
在户外跑步时,并不是纯粹的一条直线奔跑,你需要转弯、避让行人。
在跑步机上跑步时,就像是一只在转轮上的小仓鼠,一直做着向前运动,没有转弯和其他运动。
相比起跑步机,户外跑多了横向敏捷度的训练,以及身体其他肌群和关节更加适应马拉松时遇到的各种地形,并且能够适应天气的变化,特别是遇到雨水天气时的比赛(参考年波马)。
注意事项
1、遵循10%的原则:不管是跑步机还是平地跑,刚开始跑步时,可以从米起跑;第二次在米的基础上加10%,约米;之后随着身体的适应依次递加。
2、穿较好的跑步鞋,都无法缓解长期在跑步机上跑步带来的软骨损伤。
3、如果平时经常在户外跑,偶尔因天气原因去跑步机,那倒不需要太多担心。
跑步不伤膝,这样做
跑步会促进膝盖的血液流动和细胞再生,跑步时产生的压力会促进软骨、肌肉、肌腱和韧带发育,起到保护膝盖而不是损伤膝盖的作用。
事实上,不正确的跑步方式和习惯,才是损伤膝盖的罪魁祸首。
跑前不热身,肌肉的血氧供应不上、肌肉韧性状态不佳,韧带、肌肉、关节都容易受到损伤。
1、正式开跑前
起码要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小范围小跑、侧身运动、踢腿等都可以。
2、跑步结束后
不要立刻停下,可以小跑或快走,避免下肢关节因“被急刹车”造成冲击和损伤。
3、跑后记得拉伸
能有效放松肌肉,减少肌肉僵硬,增加血液微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除,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4、正确的跑步姿势
头部:眼睛平视前方;
肩部:放松放低,不要摆动肩膀,不要耸肩;
手臂:手肘弯曲呈90°,以肩膀为轴心,如钟摆一样放松摆动;
身体:挺胸收腹,背部拉直,身体稍微前倾,腰髋部保持稳定,勿左右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