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让我笑到肚痛的国产推理剧又来了
TUhjnbcbe - 2022/5/27 13:36:00

近几年国产网剧,掀起无数腥风血雨。

《法医秦明》、《白夜追凶》再到马上要上的《法医秦明之幸存者》。

高考刚过,表妹突然阴恻恻地联想到……

“法医学”专业是不是很缺生源?

虽然法医剧好看,但最新的这部法医剧,表妹耐着性子看了6集……唉。

吓你是别想了,但聊起它你确实会很欢乐——

《骨语》

跟《法医秦明》设定一样,一个法医比整个派出所的警察都管用。

而且这里的法医,能揽所有的活:

现场勘探、尸体检测、成分化验、心理侧写全都能来。

所以,在《骨语》里管破案的,是个女法医:夏萤(张龄心饰),表妹形容她就一句话——

九天的月她偏爱自己揽,五洋的鳖她总是亲手捉。

作为支队唯一法医,夏萤总能找到尸体的蛛丝马迹,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

本来挺励志,一个独立女性在全是男性的岗位上奋斗出一片天……

但,连表妹都越看越不对。

作为一个法医推理剧,推理却是本剧最大的弱点。

整队警察破案全靠直觉、经验和运气……不,那些还好听点。

其实就一个字,蒙。

堪称“每逢推理想当然”。

比如第一集,一个连环凶杀案。

在检验第一具尸体后,夏萤马上就感觉到案子不简单!

靠的是什么,直觉!

直觉两个字,强大地让她将四起“酒后事故”立案并查,因为一个月四起啊,在直觉里不可能啊。

也不管凶手是不是相同手法,也不管受害人是不是相同的身份特征……

而警局支队队长尚桀(高仁饰),跟夏萤一样半斤八两。

他的破案方式,是靠经验。

(拜托啊这两字一点都不值得臭屁啊!!!这就叫废话啊!!!!)

看到这里又验证了表妹的暗黑猜测:

这果真是某种针对高考生的“反向营销”,难不成不仅法医系要扩招,刑侦相关专业也要扩招?

除了主角脑回路不对之外,连配角行为都奇怪。

配角A(实在不想记名字)找便利店员调监控,一开始也没说自己是警察。

那店员不给是很正常的吧?

但这两位大庭广众之下,居然当着店员的面,开始讨论分尸案!

把人家吓坏了之后,才亮个身份。

你一开始亮身份不好吗?

吓坏老百姓,所长难道不会关你小黑屋吗?!

而警察配角C,检验嫌疑人有没有所谓“恐尖症”的方法就更尬。

C直接拿着刀冲到嫌疑人面前,把对方吓晕了……

然后居然就回队里,斩钉截铁报告说,此人铁定不是凶手。

原因是,他房间里连个尖锐的东西都没有,又怎可能拿刀分尸?

我天,你拿着刀冲表妹比划一下,表妹保证也会晕的啊!!!

这等推理,随便得就像是呼吸了一口空气。

表妹非常心疼编剧:同学,你大脑缺氧几年了?

最让表妹难以想象的是,《骨语》真的纯靠想象就能完成一件案件的推理——

第5集,五口灭门惨案。

中间的过程不值得推敲,太多BUG……

咱就说一下案子是如何结尾的。

到最后,所有疑似嫌疑人都被排除了,尚桀和夏萤又回到现场,打算做最后的复勘。

这时,他们发现某张床板上,有许多划痕,刻着“死”“救命”……

打开柜子,又发现皮鞭和SM用具,好的,他们就开始“想象”了……

凶手其实是家庭里一直被长期虐待的一员。

而谋杀案其实是她自己策划的,然后却不小心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当然,凶犯的行走路线,他们也在幻想里彩排了一遍,必须的。

当跟所长汇报案件结果时,所长都听不下去了:

有证据吗?

没有。

你都有了设想,那去排查一下房间的脚印啊,还原一下每个人的行走路线啊,有多难嘛?

确定不是给中国警察抹黑?

确定不是给观众智商添堵?

好,就算是法医剧,推理可以弱一些。

但“尸检”也很随意啊!

比如第一集,表妹完全想不明白,后槽牙磨损跟抗压能力有什么必要联系。

(人家就爱嚼个软骨行不行呢?)

可能单拿《骨语》开刀有点不厚道。

行,那我们对比一下《骨语》和《识骨寻踪》,看看同样一起案件,各自都在尸检里测出了啥。

第三集分尸案,夏萤靠着尸块,分析出了死者性别、年龄和职业。

担心视觉效果太冲击,表妹贴心地打码了

对了,还有未婚,表妹还在纳闷怎么看出的,夏萤给的理由是:

没有长期佩戴戒指的痕迹

那隐婚的算不算啊???

中国已婚妇女真的全员都有戴戒指的习惯吗呵呵!!

看看《识骨寻踪》是怎么推理的:

同样是一具泡在水里已经白骨化的尸体,法医Bons的推断明显更靠谱、细致:

因为肩膀有滑囊炎,而尸体又年轻,所以应该是运动伤。

从而推断,女性身份可能是运动员。

根据尸体的“特定痕迹”侦查缩小范围,这才算严谨吧!

什么工种都可以有天才,法医也是。

但所谓“直觉、本能”之外,你确实要有专业的几把刷子撑腰啊。

比如9.2分的日剧《非自然死亡》。

人家不靠什么直觉,而是信赖检验数据。

化验一个*物,一套做下来,多达多项筛查。

如果知道死者吃了河豚,就需要进行个别检查。

如果像前面一样,法医要去死者或凶案现场寻找线索,那么人家会展开地毯式搜集,拉回一箱子的待化验物品。

那什么是“经验”?

经验是专业积累。

是靠检验刀痕,判断出凶手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甚至不同的刀,产生的刺伤痕迹还有微小的区别呢。

这些极其微小的差异,都可能是命案的关键点。

下面举的例子,看得表妹都想时空倒流去改填高考志愿……

《非自然死亡》里对材料和数据精确、缜密的推理顺序,有如解高数题:

一个密闭空间里,烧炭死了三个人。

根据密闭空间的长宽高,和炭火燃烧时的一氧化碳排放量能算出,空间里原本的一氧化碳量应是ppm。

但警察来时,空间里一氧化碳只剩ppm。

所以,一氧化碳肯定有泄漏。

继而推导出,在三人死亡后到警察来之前,密闭空间一定被打开过。

再推导出,一定有别人来过。

就不拿别国的剧来羞臊我们自己了。

即使是13年前的《大宋提刑官》,《骨语》连人家的脚后跟都舔不着。

对哦!

当年《大宋提刑官》尸检用的道具,也不过就几具骷髅架子。

别不服气说人家玄乎。

有同学有兴趣可以度娘查查,古代仵作能做的事,比这剧所谓的现代法医都强了N多倍。

法医,说到底不只是检查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而是检查“一个生命的终结”。

中国古代的推理小说里,早就具备了这种意识。

故事里的包公,能从一个黑漆漆的乌盆里,听到死者的哭声。

“乌盆案”的哭声,让当年幼小的表妹屡做噩梦,感受到了死者那种冷到骨子里、叫天无门的孤独感。

玄乎吗?是。

但表妹想,虽然它是某种戏剧夸张,却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悲悯与细心。

凭直觉、凭想当然的“经验”,武断作出吸引眼球的各路推断,其实就是对科学、对生命的不尊重。

优秀的法医片,都是向死而生的。

一具具死尸的离奇遭遇,其实就在讲述一个个人性的悲剧。

面对死,如果做不到冷静、严谨、客观。

那么面对生,又何谈什么敬畏和尊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腾讯就有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我笑到肚痛的国产推理剧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