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跟痛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以肥胖者为多,患
TUhjnbcbe - 2022/9/13 9:47:00

导语:跟痛症40~70岁的中老年人好发,尤以肥胖者为多,中医病因病机认为其多是由于老年久病体虚,又因年老肝肾不足,气血精液衰少,形体筋脉懈惰,此外,部分患者形体肥胖,受体重影响足部所受负荷增加,又因为长期行走站立或劳累造成足底部皮肤、皮下脂肪、跖腱膜、足底肌肉负荷过重,长期慢性劳损,可能导致发病。

01了解跟痛症的病因病机,老年人大多肾气亏虚,或形体肥胖导致疾病

在中医学中,通常将跟痛症归属于“痹症”、“肢体痹”、“筋伤”的范畴,此类记载在中医古典文献中早已有证可循。隋代巢元方所著的中国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中对跟痛症已经有所描述,其称足跟痛为“脚跟颓”。元代朱震亨著述之综合性医书《丹溪心法》及后世医家都将其称之为“足跟痛”。由此反映出祖国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

1、中医病因学说

中医学认为,跟痛症属于“痹证”、“筋伤”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因老年人大多肾气亏虚,或形体肥胖,又可因劳损日久、跌扑外伤及外感风寒湿邪等,故常发病。此外,中医理论还认为肝主全身筋膜,肾主骨骼而生髓,所以肝肾不足者。

则全身筋脉失去营养,还可导致骨髓空虚,使其局部骨骼受损,累及人体经络筋脉,造成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甚至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故为病。所以跟痛症患者的中医辩证多以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本,又可以遭受风寒湿邪三气侵袭而阻滞经络筋脉,或者以劳损日久,筋脉瘀阻为标。

2、西医病因学说

西医对于跟痛症的研究相比较于祖国传统医学而言开始较晚。在十九世纪初期,Wood首先提出足底跖腱膜的无菌性炎症可能导致跟痛症的发生。一百多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众多学者相继从跟骨局部解剖、足生物力学应力改变、跟骨内压力、跟骨滑囊、跟骨脂肪垫、局部神经卡压、甚至局部的理化因素如炎症和疼痛递质等角度对跟痛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同时也相继提出了众多学说和假设。

跖腱膜也被称之为足底腱膜,由足底增厚的深筋膜形成,其内部由纤维组织构成。跖腱膜紧紧贴附在趾短屈肌表面,自跟骨的前内侧面发出,向足底前部呈扇形展开,在解剖学上将其明确细分为三束,即跖腱膜内侧束、跖腱膜中央束和跖腱膜外侧束。

其内、中、外侧三束呈扇形展开后继续向足尖处延伸,后又在跖趾关节下部附近分为五束,沿屈趾肌肌腱两侧止于足趾近节趾骨基底部。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发现,足底跖筋膜承受着人体大部分的重力,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在足跟着地负重时足底跖筋膜所承受的拉应力约为人体自身重量的2~3倍。

因此在长期站立、行走或奔跑时足底跖腱膜将处于高度负荷状态,特别是在跖筋膜于跟骨前下部的附着之处。所以,该处在运动、劳损又或因个人肥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更容易产生无菌性炎性损伤,最终诱发疼痛和行走功能障碍,导致跟痛症的发生。

此外,有学者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试验发现,足底的最大张拉应力是由足底筋膜后部承担的。研究认为诱发足底筋膜炎的力学因素可能与这种高张力的刺激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足底跖腱膜的无菌性炎症是跟痛症的主要发病原因,而足底跖腱膜炎的根本发病原因则要归因于足的生物力学机制异常。

另有部分国内外学者提出,在站立、行走或奔跑等慢性劳损过程中覆盖在跟骨结节上的跖长韧带及跖筋膜受到持续和较为强烈的拉力刺激,这种持续的拉力刺激使跖腱膜和韧带发生不断钙化和骨化,最终形成了跟骨骨刺。而国内外学者共同认为,跟痛症的直接病因却并不是跟骨骨刺,跖筋膜劳损才是跟痛症的原因。因此在临床上应注意区分,不可混淆。

02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法,中药泡酒或开水煮沸熏泡患足,改善血液循环

1、药物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又因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故将肝肾亏虚归为跟痛症的主要病因,因而中医治疗跟痛症多从肝肾论治。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者给予当归鸡血藤汤内服以补养气血、舒筋活络;肾气亏虚者给予六味地*丸、金贵肾气丸内服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该方法被写入教材,同时在临床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疗效肯定。

中药泡酒或开水煮沸熏泡患足,使药物作用于跟骨局部来治疗跟痛症。该法可以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进而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代谢吸收,起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对跟痛症的治疗目的,操作简单,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肯定。

2、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是中医治疗筋伤的主要手段之一,历经传承与创新,时至今日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之中。理筋手法可以使局部血液流通、筋络通达、痉挛缓解、黏连松解、关节通利。

具体操作手法如下:在跖筋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作按压,按摩时动作要轻柔和谐,按摩的频率可根据病情、体质而决定,动作要协调,力量要均匀,运用推揉手法,以温运气血,使气血疏通,减轻疼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针灸疗法

针刺时选取以下穴位:阿是穴、太溪、昆仑。针刺时,快速刺入,平补平泻,待患者得气后再行留针一定时间,再配合艾柱直接灸于患处。最终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合艾柱可以减轻足跟部的疼痛,且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证明了该方法治疗跟痛症行之有效。采用火针针刺阿是穴治疗跟痛症,取得较好疗效。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针刺阿是穴,随后在阿是穴周围围刺,深及骨面后迅速出针。其所采用的方法用“燔针”结合“围刺”,扩展了火针的治疗范围,增强疗效,通络止痛,从而达到治疗跟痛症的目的。

结语:研究表明三棱针点刺放血可以排出患处血液,血液排出后可促进患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处局部血液供应,进而对人体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此外,随着局部血液的流出,部分炎症介质还可随血液排出体外,达到稀释局部炎症介质浓度的目的。此外,点刺放血还可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吸收,继而使炎症得到迅速控制,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治疗跟痛症的目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痛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尤以肥胖者为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