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来询问:
“
我腰突引起腿麻,怎么保守治疗都无法缓解,是不是只能做手术了?
”
研读君仔细问诊发现,他的症状跟腰突非常相似,但发病区域不是一个位置,而是梨状肌紧张引起的问题。按照腰突的方式治疗,很可能越治越重。
研读君之前遇到过很多的患者也是如此,甚至有的医生亦是如此:腿麻第一反应是怀疑腰间盘突出了。
研读君想给那些腰突保守久治不愈的人一点小建议:先自我检查一下,是不是梨状肌综合征。
一次痛苦的
误诊
40多岁的宋大姐有个困扰了她几个月的烦恼,就是左侧臀部疼痛不已,而且渐渐地,疼痛不仅是在臀部,还慢慢放射到左腿,像过电一样,导致她不能长时间行走、站立。
医院就诊之后,检查有腰间盘突出。宋大姐按照腰椎病进行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没有明显的疗效,甚至病情还加重了。
宋大姐辗转全国各地,到处去求医,一直得不到缓解,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医生建议她手术,宋大姐陷入了难以抉择的境地。
后来,医院,经过半个小时的查体和分析,医生发现她的腿麻症状并非来自腰间盘突出对神经的压迫。她左侧梨状肌有明显的压痛,害怕被按,再加上腰椎X光片显示为双侧髂嵴高度不对称,诊断是梨状肌综合征。
如果没有精确的诊断,确诊病因是来自腰间盘突出对神经的卡压,就将病人推向手术台,这是一件残忍且痛苦的事情。
“梨状肌”
在哪?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臀部肌肉非常丰满、结实。
梨状肌是位于臀部深处的肌肉,位于臀大肌下面,起于第2、3、4骶椎前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粗隆。
通俗来说,梨状肌的位置大概就是平时裤子后口袋处。
梨状肌的形状有点像梨,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梨状肌”。梨状肌的主要作用是协同其他肌肉完成大腿的外旋动作。
梨状肌收缩时,使髋关节可以做出外转的动作,并稳定及运动其他臀部肌肉共同维持骨盆和髋关节。
臀部真正有力的肌肉是臀大肌、臀中肌等,梨状肌只是块小肌肉,它之所以时不时“闹别扭”,是因为坐骨神经从它下面经过。
并且,有17%的人先天发育异常,他们的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中间穿过。
什么是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肥厚以及解剖变异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以一侧、双侧臀部酸胀、疼痛,伴大腿后侧或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等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也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之一。
坐骨神经离开坐骨孔后行经梨状肌,当梨状肌拉伤、受到挤压、痉挛紧绷发炎时便会摩擦及拉扯坐骨神经,诱发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症患者的痛症和症状以臀部为主,感觉疼痛位置大多较深也可能反射到脚部。反射时主要影响脚部的后方或后外侧。
患者一般形容症状为:针刺、触电、火烧、有条筋拉住脚后方、蚁咬等。其他常见痛状包括小腿外侧麻痺或会阴部不适等。严重时不能站立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剧痛,要一拐一拐地行。需休息片刻待痛楚减退后才能继续行走,侧睡时转身会痛令睡眠质素下降。
坐姿超过15~20分钟后疼痛加重,弯腰、举重时疼痛加重,通过牵引可以不同程度缓解。
有时可以在臀部摸到“香肠”状的组织,这就痉挛的梨状肌。还有一个特征,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走路时习惯脚往外撇,这样可以放松梨状肌以缓解疼痛,这叫“止痛步态”。
梨状肌综合征
是怎么患上的?
在治疗中,这位被疼痛折腾了几个月的宋大姐忍不住问,为什么自己会得这种综合征呢?
梨状肌的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常见形成原因。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因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而引起的闪、扭等。
肌肉受外力冲击(如跌坐在地、坐姿时被后方口袋的皮夹压迫、球类运动突然急停、扭转骨盆或下肢造成肌肉拉伤)不良的走路姿势、站姿、坐姿(翘脚):可能造成骨盆位移,梨状肌过度紧绷,渐渐形成梨状肌慢性发炎。
这些动作使得髋关节过度内旋或外展,梨状肌过度牵拉或收缩而撕裂损伤。
梨状肌受到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紧挨着,一旦梨状肌水肿、痉挛、肥大,都会压迫坐骨神经,继而疼痛。
一般来说,女性更容易损伤梨状肌。因为相对于下肢的宽度,女性的骨盆比男性宽(女性下半身是倒三角状,男性是直筒状),梨状肌长期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
宋大姐听了马上“哦”了一声,又若有所思想了一会,说,她是一位运动爱好者,每天都要去家门口的健身中心做各种锻炼,曾经有一次弯腰时没注意,把臀部肌肉拉伤了,开始也没有特别在意,但后来慢慢就发现左侧腰臀部疼痛加剧,以致发展到现在这种较严重的情况。
梨状肌综合征
和腰突怎么区分?
宋大姐很疑惑地问,自己治了这么长的疗程,为什么不好转,反而病情还加重呢?
在腰腿痛的临床治疗中,许多人包括医生对梨状肌的病变认识不足,而且梨状肌的病变是用现代化的设备检查不出来的,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细心检查才能检查出来。
腰突和梨状肌综合征可以算是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引发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都会引起坐骨神经痛的情况,从而发生误诊。
如果疏漏了对梨状肌的治疗,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就会出现没有疗效、甚至病情加重的情况!
梨状肌综合征
的检查方法
梨状肌综合征一般没有标准的诊断方式,其诊断原则上属于排除性诊断,也就是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这种疼痛的状况,才能下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最常需被排除的是椎间盘病变、大转子滑囊炎等。
1
直腿抬高测试
病患在仰卧姿势下,医师将患侧下肢伸直抬起。
如果低于60°范围内,疼痛明显,大于60°时,疼痛减少,就是梨状肌综合征。如果随着腿部抬高疼痛逐渐加重,那么就是腰痛。
而在直腿抬高试验中,不同的角度引发的疼痛又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你知道是什么吗?
直腿抬高20°附近出现疼痛,一般不呈放射痛,而多为大腿后侧的牵扯痛,这是由于在腘绳肌的反射性紧张痉挛所致,一般为双侧性,患侧较重。直腿抬高在30°~40°前出现疼痛,临床称强阳性,多为放射性痛,在此角度神经根并未明显受牵拉而位移,其放射性痛多于神经根周围严重的机械压迫水肿有关,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处于急性发作期。直腿抬高60°时出现疼痛,临床上称为阳性,此时神经根已受牵扯,若疼痛为放射性起始于腰骶部,即提示神经根受压;若放射痛起于臀部并出现疼痛弧体征,必须疑及梨状肌损伤,可做梨状肌紧张试验以证实。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上出现疼痛,临床称弱阳性,若放射痛起于腰骶部,提示神经根轻度受压;若疼痛起于骶髂关节的牵扯痛,提示骶髂关节病变;若疼痛局限于髋关节周围,提示髋关节病变;若抬腿至最大限度,腰骶部疼痛,则提示可能有腰骶关节病变。
2
内收内旋试验
患者侧躺,患侧在上,髋关节屈曲60°,膝关节屈曲90°,患者将患侧膝盖抬离床面,若患者有梨状肌综合征时,臀部深处疼痛会被诱发。若医师施以抗力,则疼痛加剧。
3
侧拉膝盖测试
仰卧在瑜伽垫上,将一侧膝盖拉向对侧肩部,保持约30秒,若患有梨状肌综合征,大腿外侧会产生轻微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
如何缓解?
1
药物理疗
可以内服一些非兹体消炎药,消炎止痛。
由于梨状肌位置较深,被厚厚的臀大肌覆盖,所以,一般的外用药物和理疗,效果并不是太好。可以用超短波,超声波,磁疗等穿透性好的理疗进行干预。
2
伸展拉伸
梨状肌的作用是外展,外旋,后伸。
所以,做反方向的内收,内旋,屈曲时可以拉伸到我们的梨状肌。
采用静力性练习,保持30秒一组,拉伸4-5组。可以起到拉伸放松的效果。
没有垫子的情况下可以坐在椅子上拉伸,以右侧梨状肌综合征为例,坐在椅边缘,把右踝搭在左膝上,保持脊柱伸直。
这时候屈曲髋关节(注意保持腰挺直,不要弯腰),直到感觉臀部深部肌肉(梨状肌)受到牵伸,保持数秒后放松。
3
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则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缓解痛苦。在按摩时尤其讲究手法,一定要精确地选中部位。
应当让患者以俯卧位,双下肢后伸的姿势配合以便使肌肉放松。梨状肌就是髂骨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的一连线,连线下两厘米左右处就是梨状肌下孔的部位的两侧。
4
筋膜放松
可以利用泡沫滚轴放松臀部周围的肌肉,滚压2分钟一组,进行3-4组。
也可以用一颗网球放在臀部处进行滚压,当滚压到痛点处时,可以停留30秒,再继续滚压。放松痉挛痛点。
5
力量练习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加强臀大肌训练十分必要。因为臀大肌才是髋关节最强大的旋转肌肉,如果臀大肌足够发达,就可以避免梨状肌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劳累和紧张,最终刺激邻近的坐骨神经。
也就是说,加强髋关节的锻炼,特别是加强髋关节后伸和外展训练,有助于加快梨状肌综合征的康复。
经过治疗,宋大姐的疼痛消失,可以长时间站立和行走,逛商场、爬楼梯都没有问题。
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常工作劳动中,还是应该避免再次受到外伤,也避免重体力劳动及风寒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大家在了解梨状肌综合征之后,当自己的亲朋好友得了腰腿痛时,尤其是各种常规治疗没有明显疗效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很有可能是梨状肌的问题。
千万不要像这位宋大姐,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尝试了各种方法,把梨状肌的问题当成腰突来解决,那肯定得不到有效治疗。
对症治疗,才能得到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