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养正桩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症状的治疗行为;而是促进人体自愈,恢复阴阳平衡的一种休息静养方式。站桩的意义在于增强体质,舒缓病苦,提升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医疗的补充,但不能代替医疗活动(手术及药物等)。
适用范围:
本文只供桩友学习研究之用,具有一定的锻炼指导意义,但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出养正桩对文中所涉及亚健康/疾病改善的普遍规律;有关症状变化和用药等问题以医生的建议为准。所有因练功不当、未遵医嘱等产生的风险和后果均需自行承担,与功法本身无关。
“养正桩”,我愿一正到底
投稿:仇先生(吉林长春)
其时也是不想写的,想等到左臂彻底好,或者“三年一小成”时再写,可今天上午站一式时,从头到脚想了一下,发现,也有很多可以说的。
我是年9月9日开始站桩的。
站着,也是功夫?
我是通过大学一个寝室的哥们知道马老的养正桩的,他先是在网上给我传的资料、音频、视频,然后又在几天后见面,给我说了一些。说实话,由于多年所受的“教育”以及社会宣传、整体风气的影响,本人思维已经固化,对于马老这个“站”着养生的桩,很是不在意——真正的桩都是“马步”,那才是功夫,这站着,也是功夫?怎么样,当时就这么愚不可及!与大道擦肩而不自知!幸好,蒙天眷顾,很快,我又得到了第二次机会,这次,我抓住了。那是一个月以后,去图书馆借书,偶然看到《顶天立地的功夫——形意拳内功讲记》一书,怎么如此眼熟,哦,五哥给推荐过的站桩功夫。为了不辜负哥哥的心意,借了。但当时也只是抱着看看的念头,但看完上篇《见道》,感觉挺好,以前就对道家的吐纳有想法,但感觉太难,现在这么“简单”的功夫出现在面前,怎能错过,先站着试试(这时候还是半信半疑的状态)。
先说两个比较后悔的事:
一个是开始站桩没有靠门(因为不完全相信,所以对于这个要求也不在意,靠着不舒服,所以就不靠么);一个是没有养成自然的腹式呼吸,而是自以为是的刻意“腹式呼吸”。没有靠门,只不过是耽误了一大段时间而已,刻意的“腹式呼吸”,却让我现在还感觉没有形成自然呼吸,怎么都觉得是主动的是肌肉的是非自然的。
运动超人,外强中干?
站桩前的身体状况:
从外形上看,不敢说很好,但瞅着是健康的,当然,那时是不懂“健”“康”的,就像不懂什么是“运”、“动”一样。
十多年的保持运动的习惯,基本是单双杠、跑步(最多也就是米的操场跑个10圈左右,从家到单位步行是45分钟左右,一般能慢跑到)。最近这几年开始专注于“囚徒健身”和“跑酷”的基本动作。反正在单位,体格不敢说最好,也能稳居前三。正常每年感个四、五次冒,平时冷水浴。曾经徒步去过沈阳、哈尔滨,最长时间走了23小时,只休息了午饭的半小时左右(以前这些都是炫耀的资本)。双休日去省市图书馆都是步行,市图往返4小时左右,省图往返7小时左右。站桩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身体好,偶尔小病小痛一下。站桩以后,尤其站的时间越长,各种反应越多以后,才明白,自己是“外强中干”、大病而不自知,就像那些冬泳的人,阴寒淤积,已成“内伤”。
一身伤病,逐个翻出
下面从头到脚说下我的具体病症以及这一年多的改变:
头
少年时有过几次从一侧到另一侧闪电式刺痛,就那么一下,就过去了。成年以后有过头晕沉,好像持续将近一个月吧,什么事没有,也不疼,就是晕晕沉沉,但也不特别晕。还有就是十多年的运动,偶有刚运动完头疼,这几年好像频繁些,以为是运动过度,但,不疼时也是一样的运动量呀。还有双休日出门回来爱头疼,有时疼得需要吃去痛片。站桩以后,那种运动后的疼没了(当然也是没运动了),出门头痛还时有发生,不过轻了许多,1月5日出门回来疼,到中午靠完门基本就好了。
耳
念书时,装,大冬天刚下完雪,去学校扫雪,骑着车,拿着锹,光着头。反正往返得1个多小时吧,干活也得半个一个小时吧。回到家,耳朵肿没肿忘了,最清晰的记忆是晚上睡觉,翻身觉得耳边有水声,早晨醒来,耳朵肿起那么多,里面是透明的水儿,一歪头,哗,水到这边,再一歪头,哗,水到那边。从此,每年冬天,降到零度,就得戴耳包,春天,挺热才不戴,有时刮个小风还给吹刺挠了。今年冬天,我戴的是普通的耳麦,那种以前的,也像个耳包似的,一冬天,没事。从教室到食堂,穿过操场,虽然这么近,但以前还是必须戴耳包的,今年光头走,也没事。
鼻
这个伤,真的是个笑话。大约5年前吧,下班路上,去附近大学锻炼(单双杠),篮球场有人打球,那时是喜欢这种“伤身”的运动,以及欣赏羡慕年轻人的健硕与灵敏。边走边侧身看,一扭头,“啪”,撞到下个球场的球架上。真的无语,早转头,晚转头,都没啥大事,可偏偏在相遇的瞬间转头,相当于我故意拿鼻子去撞球架。一捂鼻子,一股水流,赶紧走到路边花坛,一松手,“哗”。正好学生下课,有个女孩给我纸给我水。(对于好心人的良善,虽然不能像人家那么好,但至少可以不做坏人,对得起人家的帮助)。这个伤,疼了一、二年得,也不是很疼,只是碰时有感觉。摸鼻尖,都有感觉。站桩到一年多,也就是今年冬天,某天,发现那几天的鼻子有种胀、堵的感觉,慢慢才觉察到,那是气走到了这个旧伤处。12月末还有感觉,但没那么明显了,以致几乎以为好了,可过几天,却又有感觉了。
口
快40岁时,突然左上的臼齿掉了一块儿。从此,左边这几颗牙,动不动就痛几天,有时上边,有时下边,有时一起,当然,也有右边也跟凑热闹的时候。最疼时,拿针刺,咬硬物。好像今年夏天没有疼,到现在,中间好像有几次疼,没以前严重。昨天和前天,右边开始疼,是夜里醒时,早上也有点感觉,不过很轻。呕吐也放在这吧,反正是从嘴里出来的。年站段时间以后就开始了,早上出门,有痰,干呕,有时,能呕到吐,不过胃里无食,所以还好。这种呕都是早上,怎么也得有2、3个月吧。吐痰的是从浓到淡,但从未停止,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唯一一次站吐,是去年12月,晚饭前肚子就有点不舒服,吃完饭,靠门站,难受,先泻,干的,又吐,没吐出来,回去又靠好一会儿,才又有感觉,才吐出来。半月后,又来,相似的感觉,但没吐成。
肩
这个比较严重了,现在左肩膀疼了几个月(以前是站桩时疼,不站就不疼,现在是平时疼),从开始手臂背到后面,就是手臂弯过去把手背放到后背上那个姿势,肩膀很疼,后来根本就做不到了。慢慢又变成抬胳膊、睡觉压着,都不行,很疼。东北冬天下雪,路滑,我习惯手放上衣兜里走路,12月前期滑2次,闪到都很疼。快放假时,12月末,又滑一次,没疼,现在也敢左侧卧压着睡了,有时有一点点疼,应该快好了。这个伤,我觉得是锻炼时,“双立臂”(做不到双立,是从单立开始练的,左侧完成的好)“单手俯卧撑”(当然也是初级阶段,只能下去一点)那些动作伤的。右臂呢,以前刚上班时和同事撞肩玩,疼了有一年半载吧大约,也是开始不敢侧卧压着。开始站桩,站时疼(双肩都疼,当然与不会放松太紧也有关系),睡觉时也像以前伤时,不过轻挺多,10几天,好了,到现在。
手
手指冬天爱干,有皱,遇水后更严重。去年冬天,手指肚暴皮,十指全是,一两个月好了,整个手都很好。以为好了,可今年冬天又干,又皱,不过比站桩前强挺多。右手食指根关节大,点鼠标疼(忘了怎么伤的),双手腕也是运动伤害,打游戏一会儿就换手,打字也没多久就很疼。现在是不是好了不太清楚,因为好像不玩游戏不打字了,指关节,看着好像小点了。
背
以前驼背,站桩以后,不驼了。
胃
成年以前一直不好,上大学之前吃了一段中药,导致从此以后特能吃,曾荣获“一斤饭”的美誉。如果说在单位说身体最好可能有争议,但最能吃可是公认的。去年9、10月?忘了,突然不能吃了,中午稍吃多点,胃就不舒服。慢慢就是多点就是吃不下,只能少吃(当然,这是比以前少,还是正常人的饭量),一两个月又恢复了,但也刻意不吃那么多了。以前早上吃7个小馒头,现在吃3个。
腰
刚上班没几年的时候,有次暑假学校组织大家给图书室进图书,坐在那儿登记。那时年轻,大家都干,自己也不好意思休息,就这么干一假期还是20多天,落下病了,腰不是疼,是难受,坐着难受,那时还打游戏呢,那段时间是蹲着打,根本就坐不住。这么多年,都不能长时间坐着。现在好没好不知,反正站桩前期,站的时候腰是难受啊,现在基本没感觉了。
腿
先说右边吧,伤少点,站桩是最近才开始,时不时站的时候,膝盖疼几下。左边,反应很大,应该是因为没站桩之前,打球什么的都习惯左腿起跳,这几年的“单腿下蹲”也是左边做的多,做的轻松。还有那年去德惠(距离长春80KM的一个小城市)从早走到黑,大概是中午,突然左腿筋好疼,得有几分钟吧,接着走,也没太疼,后来也没有什么后患。是年开始站桩后,突然有一天,气冲病灶!左腿筋开始疼,疼了得有2个月,严重时,坐在椅子上往起站,左腿使不上劲且很疼,下台阶时也是,蹲不下去根本。现在因为已经不再做跑跳那种“伤身”的运动了,所以不知彻底好没好。不过,今年夏天从北京走回来,腿也没疼几回,而且不严重,也只是一会儿。
脚
跟腱,也是运动伤害,个人觉得主要是走路太多。站桩以后,不知不觉好了。同样,从北京走回来,跟腱没疼。右脚踝年轻时受伤,有时崴下、有时没原因,就疼几天。现在,好像没发生了。右脚大脚趾根关节、小脚趾根关节,走路多了疼。站桩一年多,站时基本一直都会疼,但平时见好。还是从北京回来,都没太疼。最近,站桩时也是偶尔疼下,并且只是一小会儿。双休日去图书馆,这几个月也都没太疼。
从“熬时间”到“时间不够用”
刚开始站时,真的是难熬,最初是几分钟,慢慢坚持到10分20分,那时看半小时,都那么遥远。现在,轻松1小时,坚持下就2小时。以前在
“养正桩”让我的生命重新开始,以前,虽然看书虽然锻炼,但总是有大把无聊的时间,可现在呢,时间似乎有些不够用。上午从7点左右开始站桩一式加动功基本就到10点左右,看会儿手机(主要是读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明年夏天再到北京,看有没有资格学下桩功第二式。
感谢马老,让我从此走上“人间大道”!“三年一小成”,期待自己三年后的成就。
编者按
看完这位桩友的分享,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喜欢运动的人很多,但像作者这样运动的人真不多。作者家住长春,从北京回家路程超过公里,对一般人而言,骑车已经算很有挑战性了,但作者选择步行,真可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仅如此,作者还热衷于各种体育锻炼,每天的运动量都不小,他的分享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直观地阐释了“运动”和“健康”的关系。
“运动”和“健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但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这几个字所蕴含的智慧。熟悉马老《顶天立地的功夫》的桩友们应该都知道:内在为“运”,包括脏腑的运化,经络气血的运行,外在为“动”,包括筋骨肌肉的活动;脏腑比四肢重要,因此“运”比“动”重要。“健”是有力,“康”是通达,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一致认为伤病不是因为“不健”,而是因为“不康”,可见“康”比“健”重要。
现代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种类成千上万,但都是“动”,没有“运”,在方向上存在大问题。而且对于“动”来说,还要遵循“动不过劳”的原则,否则内损气血,外伤筋骨,反而让身体不康。现代人不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概念和运动理念,“动”过度,“运”不足,结果透支了气血,得到了强壮的四肢,虚弱的五脏,就是古人所说的“外强中干”。可惜的是,无论是健身房还是体育馆,这样的人士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养正桩和其他锻炼方式有一个练习时间的区别:站桩在饭后马上就可以练,吃多了更需要练;而所有的竞技体育运动都需要在饭后至少半小时才能练,否则就会消化不良,甚至肚子疼。这虽然是个细节,但却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即站桩是“运”而不是“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答了很多初学者的问题:站桩和其他运动是否矛盾?其实“运”和“动”就像人的两条腿,两条腿自然不会互相矛盾。而且一定要两条腿走路,“运”、“动”并举,才能“健”、“康”兼顾。
本文作者的锻炼健身毅力令人钦佩,但过量的“动”也让他饱受伤痛的困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好在他现在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运动方式,并且逐步修复了自己的伤病,让自己不仅体格健壮,而且身体真正健康。相信有这样过人的毅力,他一定能在健康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什么是站桩
站桩二字,你理解正确了吗——解读《顶天立地的功夫》系列
站桩——送给父母的健康礼物
马世琦养正功法练功禁忌及学习须知(极其重要)
如何站桩
站桩入门:松腰——打开阳气总开关
马世琦先生形意拳养生内功入门+桩功第一式视频
马世琦先生桩功第一式图解(体悟篇)
马世琦老师养生内功桩法要诀
马世琦养正桩功收功动作详解
马世琦养正功法修心要诀
站桩如何守神
进阶必读:马世琦先生养正桩功第二式功理、功法及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马世琦先生站桩功法入门常见问题汇总(反应篇)
站桩的自然腹式呼吸
减肥与增重,一个都不能少
站桩还是化妆,应该不是问题
脊柱该曲还是直?生理弯曲、站桩与脊椎健康
我想站桩,但是很难长期坚持怎么办?
站桩会不会走火入魔?
心得体会
桩友记——年站桩总结汇编(30篇桩友投稿精选)
明心堂纪事:站桩后断除烟瘾
站桩康复经历分享——失而复得的呼吸
恭喜你,气冲病灶!
桩友百日筑基总结:一站安心
现在我也是一个“温暖”的人了——一位“女侠”的真情分享
桩友记:说说放松这件事——站桩三年心得分享
桩友记:我的三体,我的百日
桩友记:三体式12小时?女“站神”诞生记
桩友记:我是一棵树,树也是我
内功与文化
养正内功文化:道诗二首
如何看懂“武术圈”——解读《顶天立地的功夫》系列
站桩、打坐和禅修的关系——解读《顶天立地的功夫》系列
李白的武功有多高
杂谈:西游记与内功——悟净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你看懂了吗?
《功夫熊猫3》中的内功心法
形意拳所藏含的音乐
漫谈武林中的师徒关系
站桩才是理想的“保健品”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
集打卡提醒、数据统计、排行榜、写日记、评论等功能于一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