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滑囊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文医话康复中心拇外翻,早治更要早防
TUhjnbcbe - 2020/11/30 2:52:00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足部常见畸形,指拇趾偏离中线向外倾斜大于正常外翻角度(>15°),同时拇趾在纵轴上向外略有旋转畸形。拇外翻畸形病人因为前脚掌生物力线发生异常,畸形后,难以自行矫正,可在拇趾跖趾关节内侧骨性凸起处形成疼痛性滑囊炎,且可伴有足底部鸡眼、前足痛和其余足趾的畸形等症状,穿鞋和行走时疼痛明显,需要穿宽大鞋子,严重者找不到合适的鞋子可穿,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而且外形上也缺乏美感。

病情发展的4个阶段

1.可逆阶段:大拇趾外翻15°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2.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5°-30°,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3.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30°-45°,脚趾重叠,足弓塌陷,鸡眼,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4.畸形阶段:大拇趾外翻>45°以上,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导致人体生物力线改变,引起其余关节疼痛。

病因

1.遗传因素约有一半的拇外翻患者在20岁以前即出现畸形,而出生至20岁正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至成熟的时期,先天生物力线异常对拇外翻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2.穿鞋因素穿鞋因素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只是不合脚的鞋影响了人体整体的生物力线,加重了某些结构的不良,从而引起了足的病理变化。3.骨性结构的异常

(1)第1跖骨内翻:当跖骨向内侧偏时,会带动着近段趾骨的基侧一起向内侧偏移,附着在此附近的内收拇指肌会因此绷紧,造成近端趾骨的头部以及远端的趾骨相对于身体中心偏向外侧,当屈指长肌和伸指长肌偏移到关节的外侧时,就会产生弓弦效应,使近端趾骨的压力增加。

(2)第1跖楔关节:拇外翻可能与第1跖楔关节活动度过大有关。

(3)第1跖骨头的形态:有三种形态,其中方形和方形带嵴较稳定,较少发生拇外翻。

(4)籽骨:当各种原因引起跖骨籽骨系统发生附着肌群的力量失衡,拇趾逐渐倾斜于外侧,改变了正常力线。

4.其他因素

包括肌肉力量失衡导致负重不均匀、产后骨盆未修复导致生物力线改变、创伤性因素、韧带松弛等。

康复治疗

(1)通过手法纠正生物力线:错误的生物力线会导致错误的发力方式,时间越久,就如同不良习惯养成越久越难以改变,所以,拇外翻要早发现、早治疗。

(2)在生物力线逐步改善的情况下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肌群的稳定性。

① 核心稳定训练

腹式呼吸

鼻子吸气,下腹部隆起,维持3秒,嘴缓慢吐气,下腹部下沉。吸气时间:吐气时间=1:2

四点支撑-交替对侧举

采取四点支撑,头微抬,脊柱处于中立位,伸直右腿和左臂与地面平行,维持5秒,左右交替。重复10次。

猫式伸展

俯身,双臂伸直位于肩部下方支撑身体,手肘微屈,双膝微微分开跪地。呼气低头,向上拱起背部,并感受背部的牵拉感。然后呼气抬头,使胸部下沉到最低点,并感受腹部的牵拉感,保持牵拉感10秒后放松,重复5至10次。

② 牵伸小腿肌群

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身体保持直立,面向楼梯,手握住护栏保持身体平衡,足跟悬空,逐渐放松小腿肌肉,使足跟尽可能放低,感到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30秒后放松,重复5至10次。③ 踝关节内收外展训练

(内收)

(外展)

将弹性带对折,开口端固定内收时,闭口端套在足内侧,向内侧拉弹性带,重复10次,组间休息30秒,每次3组。外展时,闭口端套在足外侧,向外侧拉弹性带,重复10次,组间休息30秒,每次3组。最后,在正常期和可逆期,预防更重要,要选择舒适的鞋,鞋底最好能够给足弓处支撑,爱穿高跟鞋的女性,鞋头不要太窄,鞋跟不易太高。正确的生物力线要保持,错误的发力方式要及时纠正,良好的姿势带来的不仅是优雅美观,更是为未来高质量的生活打基础。(康复中心孟德馨)

姓名:孟德馨

科室:康复中心

职称:初级治疗师

专业擅长:神经康复,产后骨盆修复,风湿后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康复,骨关节康复(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扭伤后功能障碍等)。

联系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文医话康复中心拇外翻,早治更要早防